(原文在
2012年4月9日发布此消息)
连日来,行唐口头镇北岗底村草莓大棚基地内热闹非凡。数十个塑料大棚整齐地矗立在路两边,排列整齐。大棚内,草莓羞红了脸颊,尝到甜头的农民们笑靥如花。“春节前后我们这里的草莓价格上涨至30元一斤,每亩大棚收入在2万元以上。”基地的会计邢爱民欣喜地说。 2010年,北岗底村被行唐县列为扶贫重点村,如何利用好扶贫资金,发展一些自身优势产业成为困扰大家的难题。口头镇带领村干部到已在石家庄小有名气的草莓种植地栾城柳林屯乡进行了考察学习,回来后他们决定利用扶贫资金作为启动资金,进行大棚草莓的种植,让北岗底成为一年四季都有鲜草莓的地方。 一进大棚,一股暖流扑面而来。大棚里,白色的草莓花散发出阵阵芳香,在清翠欲滴的叶片下躲藏着水灵灵、红艳艳的草莓。“别光记着说话了,来,大家一起品尝一下我们的草莓吧,保证绿色无污染!”支书邢军粮一边小心翼翼地采摘着草莓,一边热情地招呼着大家。 目前,北岗底村草莓大棚基地已经投资200万元,其中40万元是镇里帮助争取的扶贫资金,剩下的是翠园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资金。共建成日光温室11个,塑料大棚10个,还种植了几十亩的露天草莓。全村共有100户加入了合作社,大家都拿出了自己的家底入股,希望大棚草莓真的能成为致富的出路。 “一座普通温室,年收益不过一两万元,但集中连片高标准的温室大棚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投资,规模效益也比较突出。镇党委和镇政府就是要通过基地的示范引领作用,实现土地合理流转和农业规模化开发,为实现农民增收致富开辟一条新途径。”口头镇镇长甄泽亮介绍说。
文章来源:石家庄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