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供求信息
中国代购代销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蔬菜 » 江苏董浜农:一棵有“智慧”的大白菜

江苏董浜农:一棵有“智慧”的大白菜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4-27  浏览次数:124
(原文在2012年4月26日发布此消息)   走进江苏南部地区最大的连片设施农业基地董浜镇,记者被这里的智能农业物联网种植技术“震”住了。  坐在董浜智慧农业服务中心的终控室,大屏幕上,哪一块菜田长势如何,哪一个大棚需要施肥,哪一块土地需要浇水,电脑上实景显示一清二楚。  操作员为记者演示了如何足不出户就能实现全镇的高效节水灌溉。她轻点键盘,全镇的节水灌溉泵站在屏幕上一一显示,报警系统告知一切运行良好。操作员点开一家泵站,其内部管道情况、外观、监控室一目了然,她熟练地调整几个参数后,指令一发,泵站开始了浇灌工作。这一系列举动,不过短短数秒。  更让记者耳目一新的是,由于3G技术和物联网的应用,通过3G智能手机访问蔬菜大棚智能管理平台,远在数公里外的大棚实时的环境变量、设施的运行情况和历史数据清晰地显示在手机屏幕上,如光照度、温度、湿度、二氧化碳、土地墒情等,蔬菜大棚的监控管理不再受到时空局限。  把手机和操作电脑绑定,就能实现传统农民做梦都想不到的“手机种菜”!  镇党委书记陈邵东介绍,在发展现代农业过程中,董浜镇意识到将精准农业技术和物联网技术融合,应用于农业生产将大有作为。为此,2010年10月以来,董浜镇政府与中国电信、南京理工大学等单位合作,开发国内领先的基于物联网的一体化智能管理平台,打造全新物联农业。  镇里去年投资8000多万元引进以色列技术,建立了一套节水灌溉设施,利用3G技术和网络,可对园区内38座节水灌溉泵站及圩区排涝站利用实施远程监控,实现了2万多亩农田节水灌溉,比之传统灌溉方式节水50%到70%。在此基础上进行的设施蔬菜种植,亩均产出6500元,每亩综合增效达千元。  “物联董浜、村以网强、民以网富”,这是董浜镇智能农业发展的真实写照。  同样是白菜,董浜的白菜比其他普通白菜每公斤要高1.5元。为什么?  因为董浜的白菜,是一棵有“智慧”的大白菜,它不仅是物联网智慧的结晶,而且有编码、有身份、能溯源。  近期随着天气回暖,萝卜、茄子、蚕豆等露地蔬菜蚜虫发生量普遍较大,不少农户正忙着喷药除虫。但在董浜,400多亩菜田早早地就架起了防虫网,有效减少了农药使用量,保证了农产品安全。  不仅如此,从去年8月份开始,董浜镇正式启用智能农业仓储管理与溯源系统,凡是董浜生产的合格农产品配送前都会贴上一个专有溯源码,消费者使用手机或电脑登录网站便可查询到所购农产品的生产过程。  在产业园内,记者看到,近9000平方米的连栋大棚配备了内、外遮阳、湿帘风机、环流风机、自动灌溉系统及光、温湿传感器,专门用于园区种苗服务和新品种栽培试验。种苗培育地的温室里,成片的茄子、辣椒、玉米幼苗生机勃勃、长势良好。  现在,“董浜蔬菜”已经成为一个品牌,成为真正的无公害品牌蔬菜,走进了千家万户。  陈邵东说,目前全镇已建成20000多亩以精品设施蔬菜为主、优质粮食生产为辅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村里实施“智能农业”以来,蔬菜亩均收益超过6500元,农民纯收入超过15000元。  “最重要的是,农民改变了"靠天吃饭"的局面。”陈邵东骄傲地说。  在董浜镇,有一个独特的标志性雕塑,那就是一棵巨大的白菜。董浜镇村民说,这颗白菜,不仅为董浜镇带来好彩头,也凝聚着董浜现代农业的智慧。 文章来源:新华网
分享与收藏:  行业资讯搜索  告诉好友  关闭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关键字:

新闻视频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最新文章
 
农产品信息网 农产品交易网 农产品价格 农产品供求信息  (dgdx.com)  最专业的农产品价格、交易、供求、现货、市场价格信息平台 — — 中国农产品代购代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