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供求信息
中国代购代销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菌类 » 赵鑫娥:玉米地里种黑木耳一地两收

赵鑫娥:玉米地里种黑木耳一地两收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12-29  浏览次数:133
(原文在 2012年12月9日发布此消息)   大同新荣区新荣镇安乐庄村南有一片低凹的河滩地,去年中秋节之前,这里还是满地沙石、不长草的盐碱地;如今,这里种植了大片玉米,并成了新荣镇大学生村官黑木耳研究培训创业示范基地。  今年30岁、曾担任过安乐庄村副书记、现任李大头窑村党支部书记的赵鑫娥是该基地的负责人,“新荣区第一家种植黑木耳的基地就在这里。”她告诉记者,黑木耳不挑土壤,能在-5℃~30℃的温度下存活,市场价每斤干货至少在45元以上,能带动农民致富。  在玉米地里种黑木耳,能够实现一地两收。为了改良盐碱地种植玉米,没有从事过农业生产的赵鑫娥一家人想尽了办法。赵鑫娥通过在网上查资料,买来了硫酸亚铁进行化学下碱,身为教师的父母则经常帮她向老农民打听下碱方法。“现在我们用鸡粪、兔粪和牛粪下碱”,虽然鸡粪和兔粪价格每方要达到百元,但她表示,“我们的目标是能生产出取得有机认证的绿色食品”。  “种植黑木耳技术含量最高的环节就是制作菌袋了。”赵鑫娥在基地育菌棚里告诉记者,首先要将玉米棒粉碎成颗粒状,再配以相关的原料进行发酵。一个星期后装袋进行灭菌和加热处理,在达到一定的温度和气压后自然冷却到20℃左右即可解袋、接菌和封口。40天后,当菌袋由褐色变成白色时,就能进行露天培育了。“一开始我总是封不好口,还得弟弟帮我弄,现在好多了。”  眼下,赵鑫娥和父母都住在基地旁边新盖的房子里。在种植黑木耳这个创业项目上她已投入了46万元,“政府能在资金上多扶持一下就好了。”已成黑木耳种植能手的赵鑫娥笑着说。() 文章来源:中国水果蔬菜网     june
分享与收藏:  行业资讯搜索  告诉好友  关闭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关键字:

新闻视频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最新文章
 
农产品信息网 农产品交易网 农产品价格 农产品供求信息  (dgdx.com)  最专业的农产品价格、交易、供求、现货、市场价格信息平台 — — 中国农产品代购代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