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在
2012年4月30日发布此消息)
4月17日发布此消息)为契机,通过绿源土地流转合作社,流转出1100亩土地,聘请山东省规划设计院规划设计了食用菌规模产业园。斥资300多万元,完善园区内水、电、路、网、绿化等配套设施,还争取了省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果菜产业项目的支持,搭建暖巢待凤栖。以省级食用菌龙头企业为“磁石”,先后引来了11家企业,总投资11亿元,目前已投产7家。园区内实行工厂化栽培,已有标准化菇房320个,生产规模达8万多平方米,栽培金针菇、杏鲍菇等菌种。 “品质”是赢得市场的砝码。对于一个拥有多家企业的产业园区,抓好品质更是关键。园区严格推行标准化生产,规定新进园的企业要做到“五统一”,即统一建设标准、统一品种栽培、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标准检测、统一品牌销售。同时,还组建了瑞源食用菌协会,定期召开会议,加强各企业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该乡成立大黄食用菌研究所,聘请山东省食用菌站、食用菌协会的专家担任常年技术顾问,帮助企业试验和推广新品种,指导应用新技术,定期进行集中检测,申报品牌认证等。 拉长产业链条,使小蘑菇不断增值,才能适应市场的多元化需求。在大黄食用菌规模产业园里,不仅有食用菌栽培企业,还有食用菌深加工、有机肥生产、塑料包装等4个链条企业。杜乡长说:“我们将建成集食用菌产品研发、栽培、加工、包装、销售为一体的多元化产业园区,让我们的小蘑菇闯出更大市场。” 据悉,园区全部建成达产后,年可栽培食用菌760万平方米,总产量达1.5万吨,总产值可达3.2亿元,可安置劳动力5000余人。
文章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