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在
2012年4月14日发布此消息)
在接到国家发改委“约谈”的公开表态之后,已经先后进行过调价的两大食用油巨头通过各类相关媒体对外表态,在菜籽油和花生油调价后,作为市场主力的大豆油和调和油将保持价格稳定。 近日发布此消息)公告称,4月份进口大豆预报到港量为409.6万吨,大大高于3月下旬时估计的388.02万吨。 “全球的大豆减产,以及国内菜籽的大幅减产引发了市场方面的担忧,此外,国内的养殖业发展良好,刺激了豆粕等价格的上扬。”彭东杰说。 同时,国内石油价格的上涨也成为食用油价格上涨的重要推手。 “之前,汽油和柴油的涨价幅度是相当大的。据我所知,从去年下半年到现在,汽油的涨幅已经达到10%。”益海嘉里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说。 某知名连锁超市粮油部经理徐先生认为,除去油脂价格上涨和运费增加的因素外,此次食用油价格的上涨还有季节性因素。 “4月到5月期间,一般消费者的春节存油已经用完,再加上‘五一’节日消费刺激,市场对于食用油的需求量会增加,有市场控制力的大企业会调高价格,造成市场油价上涨、供给不足的假象,激起消费者大量购买囤货的欲望,也可以说这是一种销售手段,这个旺季过去后油价还会回落。类似的旺季还包括农历八月十五到国庆前后、春节前,这种情况不仅在粮油行业,其他行业也存在。”他同时建议消费者理性消费,不要跟风抢购。 涨价深层次问题待解 国家发改委此次再对食用油企业进行约谈,也引起了市场的广泛争议。 经过几日的观察,南华期货油脂油料分析师黄银燕认为,油脂企业目前说大豆油和调和油不提价,大概是由于约谈起的作用。 “不过这次约谈也没说完全不让涨,只是要限制在一定的区间内。我认为此次约谈的消息应该会限制油脂的上涨空间,虽然报道上没说具体内容,只是说想将价格控制在一个平稳合理的区间。”黄银燕说。 中华油脂网高级研究员李娜认为,此次约谈对于心理层面的影响更多。 华安期货油脂油料分析师王亚玲则表示,国家约谈食用油企业,是希望通过一定的行政干预手段来调控市场,避免农产品价格过度上涨。说明当前物价上涨的苗头隐现,通胀有抬头之势。目前食用油上涨幅度并不算太大,供需格局尽管偏紧,但不会出现太大短缺。新季菜籽即将上市,油脂价格大涨的条件并不具备。 “油企今年的压榨利润应该可以改善不少,除了此次调价之外,今年豆粕价格也一直在涨。”黄银燕认为,今年,许多油脂企业或许可以摆脱长期亏损的局面。 “不过,油企后面的压榨利润估计又将会变差,今年美豆一直在涨,油企后期压榨的大豆成本也高了许多”。黄银燕说。 众多业界人士认为,食用油涨价的深层次原因并不能简单靠约谈来解决。 “涨价的深层次原因不解决,商家不会学雷锋做亏钱买卖,坐以待毙。约谈即使有一点效力,最多也就是‘给面子’晚涨两天。”有网友在微博上如此评述。
文章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