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在
2011年12月26日发布此消息)
隆冬,走进海林市二道河子镇向日发布此消息)论坛上,海林市所作的题为《中国猴头菇之乡,北方食用菌强市》的推介报告,得到了大会的肯定,更得到了业界人士的普遍关注,海林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潜能,吸引着众多购销商和投资者的眼球。 此外,海林市还获得了“全国小蘑菇新农村建设模范市”、“全国食用菌餐饮文化示范市”、“全国食用菌行业优秀基地县”等多项荣誉称号,这更加使得海林食用菌蜚声海内外,让更多的人了解了海林,食用菌的品牌效应正化作无穷的魅力吸引着八方客商,推动着菌业的大繁荣。 走在持续发展的“循环路”上 “今年我家的食用菌种植规模比去年增加了近一倍,除了卖食用菌的收入,把用过的菌包卖给废料加工厂,又多收了3000多块钱。”日前,在海林市三道河子镇振兴村,食用菌种植大户高元喜欣喜地向笔者说着他的“增收账”。 随着海林市食用菌产业的飞速发展,食用菌生产成为广大农民致富增收的一张王牌;与此同时,不断完善发展的食用菌循环体系建设不仅让越来越多的菌农通过向加工厂提供废弃菌料算起了两本“增收账”,也让锯末子、废旧塑料袋等废弃菌料通过回收利用“变废为宝”。目前,海林市已建成年生产能力300万袋以上的菌包厂16个,建成废弃菌包处理厂2个,进一步延伸了食用菌产业链条,也推动了食用菌产业走上了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双丰收”发展的循环之路。 此外,为了提高海林市食用菌产业的科技竞争力,节约生产成本,海林市还组织当地的“菌专家”、“土能人”开展“科技革命”,研发和引入吊袋发酵养菌、黑木耳小孔栽培、春摆秋摘开盖等18项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模式。在菌业整体实现节本增收的基础上,以小孔栽培为核心的种植技术,整体提升了黑木耳的品质;以春摆秋摘开盖为核心的种植技术,大幅提升了黑木耳的产量,使菌包单产突破50克,比常规种植增产30%以上。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枝争艳春满园。在海林市委、市政府的大力倡导和扶持下,食用菌产业正以它潜在的优势为海林农民带来了富裕和希望,成长为海林市的第一富民产业。在“上规模、强管理、重科技、创品牌、拓市场”这十五字方针的指引下,海林的食用菌产业之路越走越宽。
文章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