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舟山市普陀区男子郭林(化名),原本是个正当生意人,后他另辟了一条“致富路”――高息借款给急需资金周转的同行,他还想空手套白狼,用别人的钱替自己赚钱。最终,他欠款600余万元跑路,东躲西藏了5个月后,选择了投案自首。郭林,今年49岁,之前从事水产生意。2007年底,郭林觉得水产生意越来越难做,琢磨另外投资些生意,盘活手头的积蓄。头脑活络的他,在危机中又看到了“商机”――水产生意难做,务必会产生资金周转困难,周围的同行经常为周转资金到处融资。自己手头有上百万元资金,不如放贷给他们。月利息4分至5分,郭林觉得很划算,比做其他任何投资都来得省时省力,且来钱快。不过,一开始,钱放出去,郭林也很担心,不敢多借,再加上手头上也没有那么多现金。但每次都能按时收回本金,每个月都能准时拿到利息,郭林便觉得过这样的日子太潇洒了,“100万元,4分利,月利息有4万元,两年就可以翻本,自己要是有更多的本金就好了。 ”郭林想空手套白狼,他频频向身边的朋友借钱,少则几万元多则上百万元,还有人将房产作抵押向银行贷款借款给他。2011年,郭林的资金链断裂,他恐慌、焦虑,除了使尽浑身解数讨债外,2012年4月,他还与某酒店签订租赁茶室的协议,一来想通过经营茶室赚钱,二来想有个体面的幌子,继续“融资”。郭林不断地借茶室装修缺钱等名义吸存。这场十多人参与的“投资游戏”,郭林最终以玩失踪的形式宣布结束了。 2012年10月开始,债主再也找不到他了。今年3月,郭林的债主们纷纷到普陀公安机关报案。普陀警方对此立案,展开全方位调查取证。据调查,2008年以来,郭林为赚取利息差,以月息2分的形式借款600余万元,然后以月息4分至5分出借。出于法律的威慑和债主的逼迫。 4月7日,郭林向普陀警方投案自首。警方提醒:广大市民慎重对待民间融资,不要被高息红利所引诱,要分析借款人或融资人的经营实力及利润空间,不要被借贷人花言巧语所迷惑,要对借款人或融资人的借款或融资事由正确判断。一旦发现疑似情况,尽快向公安机关报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