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供求信息
中国代购代销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每日价格 » 鲜活水产 » 正文

“鱼稻共生”模式 你见到过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4-20  浏览次数:90

“鱼稻共生”模式,你见到过吗?  在余杭区仁和镇永胜村,养殖大户杭勇在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的大力支持下,尝试着在青虾养殖塘中种植“芦苇稻”,效果蛮不错。  “芦苇稻”不是一般的稻,它是浙江大学采用现代生物技术培育的高效水稻良种,特别适应水产养殖业和湿涝地等环境。它长得很高大,“身高”可达1米8,形状很像芦苇。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副站长陈凡介绍说,这种水稻抗性好、根系发达,能在1米以上水深环境中生长。  2012年6月,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和浙江大学原子核农业科学研究所合作,在余杭、富阳等地试点开展芦苇型鱼稻的种植应用。  “鱼稻共生,这里的鱼也包括了虾、蟹、鳖等。将芦苇稻应用于水产养殖上,不但可以解决养殖水体富营养化的问题,提升水产品的质量,还可实现粮食增产。”陈凡说。  原来,长期水产养殖条件下,饲料和水产养殖动物的排泄物容易导致藻类大量繁殖,水体“富营养化”,养殖病害多发。鱼稻共生,水稻吸收了“肥料”,降低水中有机质含量,还可以少用药或不用药,对环境的面源污染降低了;鱼虾成活率高了,生长速度快了,产品品质也提升了。另一方面,鱼虾也起到了“耕田除草”、减少病虫害的作用,有助于提高粮食产量、提升稻米品质。  2012年,杭勇的虾稻共生试点实施面积120亩,芦苇稻谷亩产146公斤,青虾亩产101.3公斤,累计净收入达58.35万元,较传统养殖青虾方式每亩增收1320元,商品虾售价提高了13.4%。  据了解,今年,我市将进一步加大芦苇型鱼稻的示范推广力度,努力实现促养增粮。<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企业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 每日价格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相关每日价格
推荐每日价格
点击排行
 
农产品信息网 农产品交易网 农产品价格 农产品供求信息  (dgdx.com)  最专业的农产品价格、交易、供求、现货、市场价格信息平台 — — 中国农产品代购代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