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记者走进贵州省“5个100工程”之一的锦屏县三板溪库区渔业产业园区,从库区码头行船而上,放眼望去,湖面两侧、库区叉道整体连片的养鱼标准网箱星罗棋布,给客商送鱼的货船往返穿行,一派丰收景象。 在库区顺发渔业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点,记者遇见正忙着捉鱼出售的养殖户范芳焯。 “光我们合作社就有标准网箱养鱼150多口,产鱼10多万斤,除了一部分投料养殖外,全部是原生态养殖。最便宜的鲤鱼批发价都是6块5一斤,最贵的鲟鱼50多块钱一斤。水质好,鱼味好,好卖着嘞,每年卖鱼收入40多万元。”28岁的范芳焯,精明能干,有了6年的养鱼经验。 三板溪库区渔业产业园区有水域面积10万亩,园区因水质优良,适宜各种鱼类生长,锦屏县利用这一资源优势,将“水产品”作为全县重点打造的六大农产品之一,通过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全村95%的群众依靠养鱼产业发家致富。 目前,在三板溪库区渔业产业园区,有标准网箱养鱼21000多口,养殖户2000多户,产品远销重庆、湖南、贵阳、遵义、凯里等地,2012年库区产业园渔业产值达7240.6万元,水产养殖业已成为库区周边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主要途径。  谭元勇 记者 熊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