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朱黄/文 梁张磊/图 通讯员 曾江海 长江流域突发的禽流感,正悄然改变着鹭岛百姓的餐桌。昨天,导报记者走访多家农贸市场,发现往日热闹的禽类摊位几乎没有生意,而水产、海鲜摊前,顾客络绎不绝。  “黑鱼18块钱一斤,这两天来买的人多了不少。”这几天,营平市场里淡水鱼和海鲜的经营户,生意好了许多。黑鱼的价格从上个月的每斤16元,涨到了18元,生意还是好得不行,摊主陈大姐说她之前每天黑鱼的销量在40斤左右,最近至少都能卖出60斤。而专营淡水鱼的黄大姐也告诉导报记者,到她摊前来买草鱼、鲫鱼、黑鱼等品种的市民,最近也多了不少,草鱼的价格从原来每斤16元涨至19元。  在众多海鲜品种中,鲳鱼、带鱼、黄翅鱼以及虾显得更为畅销。如鲈鱼正是当季品种,价格是每斤14元左右,带鱼每斤25元左右,而当季的大斑节虾 (每只约为3两),每斤则从240元涨到了300元。  由于购买量增长,多数水产品每斤都涨了1-2元。不过,鳗鱼的价格这两天反而有所下降,因此也成为不少主妇热衷的品种。  在市场里,跟鱼虾一样受厦门主妇们欢迎的,还有姜、葱、蒜。  尽管没有科学依据证明吃大蒜、生姜能预防H7N9病毒,但第八市场菜摊上,大蒜、姜、大葱甚至洋葱,最近卖得都很不错。摊主小郑告诉导报记者,平常10斤都卖不完的大葱,最近一天能卖20斤,生姜每斤5元,而大蒜头的价格每斤从5.5元涨到了6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