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东北待售粮源偏多,供应压力不言而喻 2012/2013年度玉米增产显著,全国玉米年产量高达20812万吨,较去年增产1534万吨,玉米产量超过稻谷产量383万吨,一跃成为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品种。虽然需求亦是呈增长态势,但如此大的产量在集中销售季节,供应压力凸显的状况下,价格弱势运行为大概率事件。具体到东北玉米产区,2012/2013年度玉米产量较2011/2012年度增加约649万吨,主要集中在吉林和黑龙江两省。据国粮中心最新消息,截止到2月20日,吉林地区农户销售进度为40%,低于去年同期水平51%。同时黑龙江地区玉米销售进度为49%,亦低于去年同期60%。据测算,春节过后,东北地区待售玉米仍有2538万吨,较去年同期待售粮源2320万吨,待售玉米增加218万吨。并且,去年龙年春节是1月23日,相对于今年蛇年春节2日10日要提前半个多月。东北产区新季玉米紧迫销售的马蹄声越来越近,如此大数目的待售粮源将对后期玉米价格形成有效打压。 2、东北新粮品质偏低,在销售中处于劣势 众所周知,今年玉米种植并非风调雨顺。先遭遇风害,后受到第二代粘虫的啃食。加之在收割末期东北出现频繁降雨,且刚结束收割的时期,突如其来的降雪也对平添了收获玉米的水分。因此,今年东北产区玉米普遍存在水分高、质量较往年偏差的状况。而华北地区今年品质颇被市场看好,与去年的情况形成强烈反差。低品质、水分高的东北玉米入关难度加大,华北新季玉米大量抢占市场份额。但是随着华北玉米价格不断走高,相比之下,低价的东北玉米后期在价差不断拉大的情况下将流入关内。然而,国家发改委、铁道部于2013年2月17日下发通知(发改价格政〔2013〕261号),决定从2013年2月20日起,对全国实行统一运价的营业线货物运价进行调整,货物平均运价水平每吨公里提高1.5分。运费上调提高了华北玉米在南方销区的竞争力,使原本已经处于相对弱势的东北玉米举步维艰。鉴于目前市场对年后效益复苏呈悲观态度,抑制玉米整体需求。在这种情况下,运费上涨的成本无法向下单向传导,必然是借由上游以及下游共同消化,因此东北玉米入关价格将大幅提升,铁路货运提价政策将进一步阻挡东北玉米入关的进程。过于庞大的供应压力关外无法消化的时间段被迫拉长,必然推助东北玉米价格下行。以下是今日东北部分地区玉米报价:注: 收购价为潮粮折干价,不含烘干;出库价含烘干:单位: 元/吨地区品名水分规格收购价出库价黑龙江哈尔滨玉米15%新国标三等2020-20402100-2120佳木斯玉米15%新国标三等1940-19602030-2050齐齐哈尔玉米15%新国标三等2000-20202080-2100青 冈玉米15%新国标三等1970-19902050-2070肇 东玉米15%新国标三等1990-20102070-2090集 贤玉米15%新国标三等1920-19402020-2040宝 清玉米15%新国标三等1920-19402020-2040友 谊玉米15%新国标三等1920-19402020-2040吉 林长 春玉米15%新国标二等2120-21402200-2210农 安玉米15%新国标二等2120-21402200-2210德 惠玉米15%新国标二等2120-21402200-2210大 安玉米15%新国标二等2090-21102180-2200松 原玉米15%新国标二等2100-21202190-2200镇 赉玉米15%新国标二等2110-21302180-2200公主岭玉米15%新国标二等2140-21602210-2220榆 树玉米15%新国标二等2110-21302190-2200四 平玉米15%新国标二等2140-21602210-2220辽 宁沈 阳玉米15%新国标二等2140-21602210-2230铁 岭玉米15%新国标二等2140-21602210-2230内蒙古通 辽玉米15%新国标二等2160-21802220-2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