麋鹿回千山

发布日期:2013-03-06 浏览次数:
19
【农业】 2月22日,运输麋鹿的车转过一个垭口,仅容两车的山间公路北侧,一条小河逶迤向东。河北岸,一片漫坡地上,十几排黄色的建筑映入眼帘,四周群山围绕。雪后,山峦上白雪掩映,几缕青烟自鹿舍间笔直冲上云端,其间偶有鹿声呦呦。随行的工作人告诉笔者,这就是位于辽宁省辽阳县马家新村附近的麋鹿的新家。 一千多年前,唐朝诗人贯休在诗中写道:“何日相将去,千山麋鹿群”。千山,指的正是现今位于辽河流域的千山山脉。周围群山环绕,恰是千山余脉。千年后,麋鹿重回千山脚下,再现唐诗描述的盛况,可谓意蕴悠长。 鹿舍消毒了四五遍 养殖场为20只麋鹿准备了鹿舍,每间面积在600平方米左右。工人吴师傅正忙着为鹿舍消毒,“昨天就消毒了,到现在差不多消毒四五遍了。”我养了20多年鹿了,吴师傅说。听说这个种群多少年前就没有了。 鹿舍的一角,一口大锅里盛满了清水,下面是篝火。“麋鹿最少不了的就是水,如果下面不点火,一夜水就结冰了,所以必须点着火,但是水温还不能太高,要保证鹿随时能喝到水。” 两个鹿舍,将分别用来圈养公鹿和母鹿,因为公鹿母鹿不能在一个鹿舍里养。 吴师傅告诉笔者,目前鹿场里有2000多只梅花鹿、马鹿,还有引进不久的几头野驴。 为麋鹿准备了3000斤草料 鹿舍北面的空地上,一个工人正在用铁锹将玉米粒装进口袋。 为了迎接麋鹿的到来,技术员也早准备好了麋鹿到这里来的第一顿晚餐。 吴师傅介绍说:“麋鹿不吃精饲料,要吃粗饲料。草料最爱吃紫草苜蓿,为了保证麋鹿健康,我们还专门配了套餐,包括玉米、谷粉、豆饼和盐。” 为了饲养好麋鹿,鹿场此前还特地从辽宁铁岭西丰高薪聘请来一位专家,专门照顾麋鹿。这位专家和鹿场的另一技术员此前还专门去北京进行过短期培训,收集了大量麋鹿驯养方面的资料。用鹿场总经理马力的话说,就是“非常有经验。” 鹿角分了3个叉 下午,运送麋鹿的两辆卡车,在历经20多个小时的跋涉后,终于抵达鹿场。 工人们在卡车车厢前,用草料搭成一座“楼梯”,在“楼梯”与车厢衔接处,工人们还细心地用草料填实,以防蹩了鹿腿。而从车厢到鹿舍之间更是撒上了麋鹿爱吃的草料,希望麋鹿们能一路吃着走进新家。 “看啊,它的角分了3个叉,比马鹿的鹿角还大。”一名工人惊叹着。 一头公鹿迈着优雅的步子,走出车厢,身后,十几只母鹿跟着纷纷走下车厢。 气温低也不影响麋鹿生存 可是,在车厢最深处,一只趴着的麋鹿却始终没有走下来。一名工人走进车厢,随后向车下喊:“这只麋鹿好像死了,不过因为是长途运输,这种情况难免。” 夜色完全黑下来的时候,麋鹿们都住进了新家。 场里专家说:“在这种气温下,麋鹿生存一点问题都没有。主要是长途运输后,麋鹿都有点疲倦了。等过两天再来看,它们那精神头就不是这样了。” 辽宁省辽阳呈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马力说,:“我们与北京方面的合作去年就开始了。为了保证麋鹿迁移到这里,我们做了大量努力。办麋鹿驯养繁殖许可证、办检疫证等等,同时还要建立一个适宜麋鹿生存的生态环境。” “麋鹿不怕低温,但最重要的是要有适合他们成长的湿地环境,再有就是一定要有宽阔的空间。麋鹿生存、繁殖,必须要有这样的环境才能进行,而我们可以提供这样良好的生存环境。” 马力表示,对于他而言,驯养繁殖麋鹿是一种责任:“麋鹿原本是中国独有的野生种群,但是被抢到外国去了。国家强大了,麋鹿又回来了。从这个意义上讲,一定要把这个物种繁育保护起来。”(高寒冰,刘强)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企业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 每日价格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